扫描阅卷系统设置具有不同操作权限的用户,实现对主观题部分的评阅,自动屏蔽题卡上的,并通过设置不同用户权限,层层把关,扫描阅卷系统保证了阅卷过程中公平、公正的原则。
管理员:负责考试项目的建立、配置工作。
项目组长:负责整个考试项目的实时,可对整体及每个老师的阅卷进度、阅卷质量进行管理。
科目组长:权限项目组长,只负责某一考试科目的管理。
评卷仲裁:负责某一科目双评中,两个评卷教师给分误差超出限定值的试卷的终评阅给分。
评卷教师:负责对某一题或多题的评阅工作。
查询教师:只在阅卷工作完成后,查询学生的考试情况信息。
考生的题卡信息录入到计算机之后,部分阅卷人员要首行一次“试批”,即对存在计算机中的试题进行翻阅,了解各个题目考生作的基本情况,细化评分标准。
随后,扫描阅卷系统对所有阅卷老师进行评分标准的培训,培训之后,阅卷老师进行集体“试批”,也就是第二次“试批”,此过程主要是检验大家对评分标准的把握情况。这一关过了之后,才启动正式的阅卷过程。
正是这一原因,研发者在扫描阅卷系统设计与开发上必然会作出不同选择,尤其是教育局和学校使用的系统,除了应具备高考扫描阅卷系统的基本功能外,还必须有运用教育测量学、教育统计学和教育评价学等理论为依据设计的教学诊断、质量分析与教学评价功能,大限度满足用户日常教学与管理的需要。由此可见,无论是数据统计的宽度,还是问题分析的深度,产品化系统都要比高考阅卷租赁的扫描阅卷系统要优越得多。
扫描阅卷系统有利于增强评卷工作的保密性。评卷时,每位教师只能看到其所评试题内容,看不到考生的考号和姓名。同时,试卷由计算机随机分发,教师没有选择性,也无法辨认考生的区域、学校和姓名,这样有利于提高评卷的保密度。
每一位阅卷老师的阅卷进度一目了然,每一道大题都实时生成分值比例分布曲线,如果个人的曲线与总体的曲线相差过多,说明该扫描阅卷系统老师对评分标准的把握存在一定问题。此时,科目组长会及时叫停该老师的阅卷工作,与其商谈,帮其重新认识评分标准,以便更好地把握评分原则和尺度。
南昊扫描阅卷系统已在全国各个省市高考中考中广泛应用,实践更适合北方考务考试模式,并提供免费三年系统升级维护服务,上门服务,此系统包含5大模块,改变了以往批阅试卷的传统手工模式,通过计算机,进口高速扫描仪等设备实现试卷批阅的人为因素和误差,方便进一步统计分析,增强了试卷批阅的可信性和公正性